2008年,一篇神秘的數位貨幣白皮書問世,於網路上流傳。這份由一位署名中本聰的人發表的白皮書,闡述了理念新穎、設計驚人且劃世代的產品。雖然起先沒沒無聞,但經過幾年的發酵,人們逐漸發現它的底層技術具有非常大的應用潛力,足以帶動一波數位革命,因此現在它成了科技投入者趨之若鶩的數位黃金,名為比特幣,而其底層技術 — 區塊鏈,也成為許多頂尖人才爭相投入研究的新領域。

隨著後續不同區塊鏈項目的興起,人們將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過程大致分成三個階段,區塊鏈1.0指的是第一個運用到區塊鏈概念的比特幣,區塊鏈2.0是用智能合約讓區塊鏈應用能蓬勃發展的以太坊,至於區塊鏈3.0,目前社群仍未達成共識,因此仍是各公鏈項目彼此爭奪的稱號。

區塊鏈1.0

區塊鏈1.0是指比特幣所運用的分散式帳本技術 (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),這個電子現金系統是依靠分散式網路的「共識機制」運行。在當時金融海嘯的背景下,創造者中本聰賦予數位貨幣「去中心化」、「不可竄改」、「可追蹤性」、「匿名性」的特性,並將區塊鏈的概念帶到世人眼前,使得後續的區塊鏈2.0和區塊鏈3.0能依此發展。儘管上述特性都有可能,特別強調只是「可能」被破解,但仍造就了能夠不經由第三方,完成點對點支付的第一代加密貨幣。

區塊鏈2.0

區塊鏈2.0則以智能合約為發展核心,能夠用來寫 DApp 和發 ICO。智能合約是以程式碼構成,並運行在區塊鏈上的程式。只要滿足在智能合約中事先設定好的條件,就會自動執行,不再需要第三方憑證,如銀行、律師、公證人…等等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太坊,建立可編程的區塊鏈,使任何人皆可使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去中心化應用。雖然以太坊為大規模應用開啟契機,網路效能的不足卻成了為人詬病的缺點,因此部分區塊鏈3.0項目也針對這方面積極提出改善。

一起來看看用到智能合約的去中心化應用例子:

案例1:小明如果想要購買阿瓜的「私人經典攝影照」,在以太坊上建立智能合約後,當小明將「錢(幣)」轉移到阿瓜的錢包裡,「私人經典攝影照」的所有權也會自動轉移至小明名下。

案例2:混合式去中心化交易所 JOYSO 背後的技術,便是建立於區塊鏈2.0的智能合約上。JOYSO 用戶可以使用 MetaMask 錢包或硬體錢包(如Ledger Nano S)做下單簽章,將撮合成功的訂單送到智能合約內完成清算並驗證,讓智能合約成為絕對公正的第三方公證人。若是合約條件無法滿足,交易就無法進行。用戶保存自己的私鑰、資產,JOYSO並不進行存放,比起中心化交易所擁有更高的安全性。

區塊鏈3.0

誰是下一個區塊鏈3.0及區塊鏈3.0會帶來什麼改變,目前仍沒有統一的說法,但概念大致分為兩種:將分散式帳本技術應用到更多實際場景,或是解決目前區塊鏈2.0碰到的技術問題,例如擴容與儲存限制。與物聯網的結合是滿多人探討的領域,許多人較熟悉的是 IOTA。以 IOTA 為例,他們試圖讓「物與物」可自由溝通,也就是數據交流,再結合數位貨幣的領域,數據交流就可以達成「幣流」,也就是金流。

舉例來說,當你要開車出門玩,駕駛在手機設定目的地,並與汽車數據交流,汽車會依數據判斷燃油不夠,建議前往加油。加油時加油站與汽車再度數據交流,判斷加多少油、是否需要機油、是否有點數折扣,全都由汽車與加油站獨力完成交易。整個過程的數據流、金流,建立於分散式帳本,同樣的具有去中心化、不可竄改等特性。

至目前為止,區塊鏈的發展從1.0到3.0大致如前面所提到,當然大家對於區塊鏈3.0的共識仍舊模糊,除了各方都希望爭取成為區塊鏈3.0的重要地位,在實際應用上也仍有許多技術上的挑戰有待克服。但所謂的「區塊鏈 X.0」,其實就是標記著分散式帳本技術在進化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,使去中心化的科技應用更蓬勃,讓世界變得更好。

本文作者為 George, JOYSO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